杭州4月26日电(童笑雨)“高校要打开大门,与更多的企业、行业进行深度沟通和融合。”4月25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2018大数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研讨会”上,阿里云大学总经理王晓斐提出,高校大数据专业的建设,要紧握产教融合这一抓手。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在新发布的《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250所高校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在大数据助推高校转型的当下,如何促进高校更加有效地实现应用型转变?这一问题引起了在座一百余名专家的深思,不少人把目光瞄向了“产教融合”这一点。
王晓斐接受采访。主办方提供
作为一名深耕于教学的教师,华中科技大学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金海直言,大数据专业,与计算机学科、数据库学科、统计学科等等都有相当深厚的联系。“优化合作模式就是要将学校本身的优势与企业能带来的资源有机结合,在资源整合基础上实现产教融合。”
正如金海所言,大数据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依托企业这一“风向标”。
“当前中国高校大数据专业正在起步阶段,无论是课程体系、师资还是科研能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企业恰好能从行业和企业实际项目案例等维度提供相应支持。”王晓斐以阿里云大学建设的产业学院为例,为大数据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思路。
王晓斐口中所言的“产业学院”即围绕一个特定产业打造的学院,雏形是2017年正式招生的贵州理工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
作为中国首个本科层次的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它以高校、科研院所和三方为依托,由理事会来制定学院发展规划、设立学科专业和教学活动的开展。
“这不仅满足了高校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数据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急迫需求,也助力地方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王晓斐如是说。
据悉,目前阿里云大学已与中国12个省、市政府开展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与全国300多所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合作,与多所高校签订了大数据学院产业学院的合作协议,在为学校提供强大的云上实验平台和企业级讲师实训服务的基础上,还会联合阿里云生态内的千余家企业构建人才市场,对接人才需求。
于此,慧科集团副总裁欧岩亮直言,产教融合可以更好地把企业所需的人才前移到高校中。“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他希望,高校大数据相关专业的建设要利用产学融合2.0模式,以培养终身学习者为目标,培养新人才。(完)
《过冼村派出所》作者家被断电,一堆警察在
着眼产教融合 专家献计高校大数据专业发展
陕西通报“小雨”事件调查结果
狗咬人咋成了天大的新闻
中国在西昌成功发射亚太6C卫星
警钟长鸣 | 让有愧疚者得到洗礼:林康倒台的
“天眼”升级FAST巡天提速5倍 将会发现更多
养老金十四连涨 上海率先落地今日发放
中国“一箭五星”成功发射“珠海一号
“潜龙三号”试验性应用首潜归来 带
千年古县东阿发展“绿色经济” 激发
中国各地盆景大师携精品上海竞艺 流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完成首个航道主
10月新规来了!事关身份证、车子、电
北京一律所发文拒聘川大毕业生,第三
代理商揭秘张庭公司套路:把代理商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