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云检察院受理的一起利用境外赌博网站开设赌场案中,承办检察官发现,涉案人员碎片化资金流水存在可疑痕迹,但赌博网站通过频繁更换网址、每周强制作废已有会员账号规避侦查,在案犯罪人员拒不供认自己的犯罪行为,也不指证上下线人员,案件办理进入僵局。
“大数据时代,一切犯罪行为都会留下数据的印记。”检察官在穿透式审查中发现,涉案网络赌博包括赌资充值、参与赌博、赌资结算三个环节。其中,在赌资充值和赌资结算过程中,赌资在犯罪链条上下线人员之间流转,形成了独特的轨迹和资金数据特征,通过赌资流转轨迹和资金数据特征可查找犯罪链条上下线人员。但是资金流水、手机鉴定等电子数据数量庞大,加大了审查难度。
据介绍,电子数据数智检察工作室是密云检察院以数字检察办公室为中枢打造的情报信息分析中心。工作室注重数据分析人才培养,聚焦涉财类犯罪资金穿透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建设,推动模型从资金流向人员流、信息流扩展,保持模型算力。
如何将数据侦查情报分析结论转化为定罪量刑的有效证据?办案组成员依据数据分析结论,按照“1名犯罪人员+多名下线人员”的模式精准引导侦查,形成认定犯罪的完整证据链条。在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和13名下级代理由拒不认罪到全部认罪认罚,均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后,检察官对案件证据进行关联串并,从获取的证据梳理出未到案人员姓名、账户等信息,调取未到案人员涉案账户资金数据,与既有网络赌博资金数据进行关联碰撞,确定可疑犯罪链条和上下线待取证对象。检察机关通过移送线索和数据侦查分析结论,引导公安机关精准侦查,查处了自2016年以来在北京市多个区域实施网络赌博犯罪人员70余人。通过对资金数据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检察机关排查出38件高度疑似赌博网站境外收款账户线索,目前均已移送公安机关侦查。
据介绍,为推动“由案到治”,助力社会治理,密云检察院向网安部门反馈涉案赌博网站相关信息,推动网安部门强化日常监管。同时,向涉案人员集中开户的金融机构通报犯罪人员名录,分析网络赌博资金流水的数据特征,引导金融机构对高风险人员账户进行监管。此外,向属地派出所和村委会通报网络赌博高发点位,引导基层组织压实一线防控责任。